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_日本丰满少妇毛茸茸_国产午夜成人免费啪视频_91成人综合_国产三级在线免费观看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業(yè)界 > > 正文

什么是顯眼包?古代有沒有?

2023-08-08 17:54:02 來源:正觀新聞 分享到:

最近流行一個詞——“顯眼包”,大概意思是指在同類事物中比較引人注意的那一位,可能是人,也可能是物,這個引人注目可能是褒義也可能是貶義,需要放到具體的情境下理解。


【資料圖】

俗話說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顯眼包。

戰(zhàn)國時期著名的顯眼包,自然是秦武王了。

據《史記》記載,秦武王力氣大又愛比武角力,大力士任鄙、烏獲、孟說都在他手下做了大官。有一次,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鼎,一個不小心,弄斷了自己的膝蓋骨,沒過多久就死了。

此后,“舉鼎絕臏”便用來形容力氣小不勝重任。

身為王,為了顯眼而喪命,并留下一個充滿嘲諷之意的典故,丟臉千年。

這放在顯眼包界,那也是相當炸裂的。

魏太子來朝。武王有力好戲,力士任鄙、烏獲、孟說皆至大官。王與孟說舉鼎,絕臏。八月,武王死。

——《史記·秦本紀》

春秋早期 秦公鼎 上海博物館藏

西晉時期有兩位有富哥,一個叫王愷,是武帝的舅舅,一個叫石崇,是散騎常侍。

倆人都愛炫富,沒事就玩“比比我們誰更有錢”的游戲。

武帝偶爾也贊助一下舅舅。有一次,他送給王愷一顆二尺來高的珊瑚樹,品相極佳,世間罕有。

明 佚名 《千秋絕艷圖》(局部)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

如此珍貴的寶貝,王愷自然要拿去和宿敵炫耀一番。

沒想到,石崇見了以后,竟然用鐵如意去敲打珊瑚樹,把珊瑚樹弄碎了。

王愷難受了、生氣了,心想石崇一定是嫉妒自己!

而石崇此時緩緩開口道:別生氣,馬上就賠你一個新的。

他讓手下把家里的珊瑚樹全都拿出來,三尺高的、四尺高的、枝條舉世無雙、光彩奪目的有六七枚,像王愷拿來炫耀的那種就更多了。

王愷看了,只有“惘然自失”,從此不再在石崇面前顯擺。

果然,能治顯眼包的,只有另一個更強大的顯眼包。

石崇與王愷爭豪,并窮綺麗以飾輿服。武帝,愷之甥也,每助愷。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,枝柯扶疏,世罕其比。愷以示崇。崇視訖,以鐵如意擊之,應手而碎。愷既惋惜,又以為疾己之寶,聲色甚厲。崇曰:“不足恨,今還卿?!蹦嗣笥蚁と∩汉鳂?,有三尺四尺、條干絕世,光彩溢目者六七枚,如愷者甚眾。愷惘然自失。

——《世說新語》

北宋 米芾 《珊瑚帖》 故宮博物院藏

南宋 劉松年 《海珍圖卷》(局部)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
東晉時期,有一趣事。

蔡謨渡江時,見到彭蜞,靈光乍現(xiàn),聰明的小腦瓜里立刻想到了曾經讀過的書。

“八足二螯,書上說這是蟹!”

于是便把他堅信是蟹的生物抓來煮了吃了。

沒想到吃了以后,上吐下瀉,蔡謨才知道:這根本不是螃蟹!

后來謝仁祖聽說了此事,麻辣點評道:你《爾雅》讀得不熟,差點被《勸學》害死!

蔡謨只學了《勸學》的“蟹二鰲八足”,沒讀到《爾雅》里寫“蚶蜂小者勞”。在《爾雅·釋魚》中介紹了一種叫“彭(蟛)蜞”的動物。蟛蜞與普通的螃蟹類似,也是八條腿兩個鉗子,但是個頭要小,有毒,不能直接食用。

顯眼包讀書了,但沒讀精。

蔡司徒渡江,見彭蜞,大喜曰:“蟹有八足,加以二螯?!绷钆胫<仁?,吐下委頓,方知非蟹。后向謝仁祖說此事,謝曰:“卿讀《爾雅》不熟,幾為《勸學》死!”

——《世說新語》

明 徐渭 《黃甲圖》(局部) 故宮博物院藏

唐朝唐中宗神龍年間,新科進士張莒得中進士后去大雁塔游玩。

什么是春風得意馬蹄疾,什么叫一日看盡長安花,張莒這個顯眼包(高中進士版)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
張莒一時興起,在大雁塔上題名:新科進士到此一游。

從此以后,唐朝的進士們就愛上了這種恣意瀟灑的炫耀方式。

唐朝嘛,最不缺的就是顯眼包了。

張莒最著名的效仿者是白居易。

明 周臣 《香山九老圖》(局部) 天津博物館藏

貞元十六年,白居易和其他十六位同科進士們跑到大雁塔,慶賀自己得中進土。

白居易寫的是:慈恩塔下題名處,十七人中最少年。

嗯,不僅要秀,還要暗戳戳秀一把自己“最少年”。

此后,“雁塔提名”,既是寒窗苦讀多年學子難得做一次“顯眼包”的機會,也成了考試高中的代名詞。

后來牛李黨爭時,當朝宰相李德裕下令禁止了雁塔題名的不文明行為。

那么就有人問了,這個李德裕不去題名是因為他不想嗎?

不,因為他不是進士。

明 沈周 《采菱圖卷》(局部) 上海博物館藏

明朝時有一個北方人,在南方當官。

有一次,他在酒席上吃菱角,連著殼放進嘴里一起吃。

有心地善良的人提醒他說:“吃菱角要去殼呀!”

此人主打一個嘴硬,裝作和菱角這種食物很熟的樣子,說:“我才不是不知道菱角要去殼吃,連著殼吃是因為我想清熱解毒?!?/p>

這么一說,給提醒他的人也整不自信了,“哦哦哦,你們北方也有菱角?。俊?/p>

此人自信回答:“可多了,前面的山后面的山里,到處都有的?!?/p>

菱角是水生,并非土地里生長。

在座的人只好尷尬一笑。

北人生而不識菱者,仕于南方,席上啖菱,并殼入口?;蛟唬骸笆沉忭毴??!逼淙俗宰o所短,曰:“我非不知,挽者, 欲以去熱也?!眴栒咴唬骸北笔恳嘤写宋锓?” 答曰:”前山后山,何地不有?"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,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。

——《緣籮山人集》

清初《夜航船》中有一個相似的顯眼包賣弄文化被戳穿的故事。

某日,一個僧人和一個士子一同在夜晚乘船。

明 仇英《赤壁圖》(局部)遼寧省博物館藏

士子高談闊論,顯得很有文化的樣子。

僧人有點文化人恐懼癥,不敢打擾文化人,便縮著腳睡。

士子講著講著,僧人聽著不對勁了起來。

這個好像是個假的文化人!

僧人問道:“請問,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?”

士子說:“那當然是兩個人啦?!?/p>

(澹臺滅明是孔子的學生,復姓澹臺,名滅明,字子羽,七十二賢人之一。)

僧人又問:“那么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?”

士子:“自然是一個人?!?/p>

僧人笑了:“這樣說來,我可以伸伸腳咯。”

士子內心:我好沒面子,早知道去讀張岱寫的《夜航船》了。

昔有一僧人,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。士子高談闊論,僧畏懾,拳足而寢。僧人聽其語有破綻,乃曰:“請問相公,澹臺滅明是一個人,兩個人?”士子曰:“是兩個人。”僧曰:“這等堯舜是一個人,兩個人?”士子曰:“自然是一個人!”僧乃笑曰:“這等說起來,且待小僧伸伸腳。”余所記載,皆眼前極膚淺之事,吾輩聊且記取,但勿使僧人伸腳則亦已矣。故即命其名曰《夜航船》。

溫馨提示:小裝怡情,大裝傷身!做顯眼包要謹慎!

參考資料:

《史記》

《世說新語》

《緣籮山人集》

《夜航船》

(來源:“博物館丨看展覽”微信公眾號 作者:張希奧)

關鍵詞:

x 廣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華中超市網版權所有  備案號:京ICP備12018864號-26   聯(lián)系郵箱:2 913 236 @qq.com